(아주경제 편집국 ) 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选出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5月7日,总装备部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第二批航天员宣布命令大会,7名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首批选拔的2名女航天员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属于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女航天员选拔的条件和标准跟男航天员差不多,包括身体素质、飞行阅历以及意志、思想状态等因素。”“唯一区别就是尽量选择已婚的,因为已婚女性身体、心理更成熟一些。”
太空环境比较艰苦、航天飞行对体力要求很高,中国选拔女航天员一方面是因为全国人民有这种呼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载人航天事业有这样的需求。“我们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
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最终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270.7小时。7名航天员大多执行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军事演习等重大飞行任务,飞行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俱佳,临床医学和航天医学符合航天员基本条件。
下一步,他们将投入紧张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尽快实现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担负起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圣使命。
张建启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后我国空间实验室的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就很可能有女航天员参与。”“届时,我们将实现真正的‘嫦娥飞天’梦想。”
我国于1998年开始选拔航天员。2003年,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成功执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成功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2008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翟志刚身穿“飞天”舱外服成功出舱,在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edit@ajnews.co.kr
[아주경제 ajnews.co.kr] 무단전재 배포금지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