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아주경제 편집국 )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4月CPI涨幅升至2.8%,创下近一年半来新高。“未来几个月物价压力仍然较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不少人对2007年夏季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上涨记忆犹新,当年CPI从3月的3.3%一路攀升至次年2月的8.7%。往前回溯三年,CPI同样面临了一轮夏季挑战。2004年3月CPI涨幅仅仅为3%,7月则升至5.3%,随后很快回落至正常水平。
尽管专家指出,当前物价形势与2007年存在根本不同,今年CPI走势更可能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但受翘尾因素以及部分食品价格拉动,未来几个月物价继续走高已无太大悬念。今年中国又将面临一场物价的“夏季考验”。
▲下半年物价料前高后低
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拉动CPI上升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5%,拉动CPI0.7个百分点。两者成为当前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结构性因素。
近期蔬菜价格的上涨最引人注目。4月份蔬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解释,除了西南地区旱情外,4月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偏低,推高了多种应季型蔬菜价格。“除了食品价格,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继续攀升,考虑到当前并不明显的PPI传导以及输入型价格压力,不排除未来个别月份CPI接近5%。”
如果说2004年物价上涨是由于粮食价格推动,2007年是由于猪肉价格回升,三年后蔬菜价格是否会成为新一轮物价上涨的推手?专家认为,与前两次物价回升相比,当前物价调控的不利之处在于今年翘尾因素影响较大,有利之处则是蔬菜价格在CPI中所占权重较小,且目前已企稳下行,不会像猪肉、粮食价格对整体物价产生那么大影响。
盛来运在解读4月物价数据时坦承,未来几个月价格上涨存在很大压力。但他强调,全年3%的物价调控目标有望实现,下半年物价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3月份美国CPI上涨2.3%,印度上涨14.9%,4月巴西CPI上涨5.2%,中国的物价压力并不可怕。”盛来运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尤其是2月份以来,近3个月PPI环比分别上涨0.4%、0.5%和1.0%,呈现逐步加速的迹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不能以4月CPI反弹来简单推断全年价格走势。当前中国蔬菜价格已经出现回落,而近期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变动,世界经济复苏可能比想象中要慢,这意味着能源、矿产价格回升速度将趋缓。
中金公司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的恶化和蔓延风险正在增大,可能造成欧洲乃至全球金融、信贷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滑将抑制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同时经济下滑风险也将增加,为此将今年中国GDP预测从10.5%下调至9.5%。
有专家提醒,尽管当前粮食、猪肉价格仍然稳定,但不能排除未来出现反弹的可能性。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2-3季度我国物价进入加速上涨期,经济的高位运行以及粮食、猪肉等价格的变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潜在动力,二季度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均可能成为现实。
▲经济存在减速因素
在不少专家眼中,今年中国处于新一轮经济上升初期,远非2007年经济需求全面过热时可比拟。如果拿今年物价与历史相比,今年CPI走势将更接近2004年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而不是2007年。
除了物价,4月份工业增速为17.8%,前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均比一季度有所回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有所回升,4月份同比增长18.5%,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更为均衡。”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
工业方面,4月份重工业增速有所放缓,而轻工业增速比上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载能行业生产有所抬头,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8%。4月中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1%左右,尽管比3月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加速增长和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
也有专家提醒,经济存在减速因素。4月份汽车产量159.8万辆,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近20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交通运输制造等行业的增速回落。而4月末房地产市场受调控影响而走冷,可能带动黑色金属、建材等下游投资的回落。
范剑平认为,二季度是中国国民经济走向全面恢复的季度,如果房地产调控带动钢铁等行业生产回落,这有利于缓解节能减排、能源供应紧张以及铁矿石谈判等国际压力,部分行业“虚火”的适当下降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
据新华社
edit@ajnews.co.kr
[아주경제 ajnews.co.kr] 무단전재 배포금지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